内容标题16

  • <tr id='x6iPXk'><strong id='x6iPXk'></strong><small id='x6iPXk'></small><button id='x6iPXk'></button><li id='x6iPXk'><noscript id='x6iPXk'><big id='x6iPXk'></big><dt id='x6iPXk'></dt></noscript></li></tr><ol id='x6iPXk'><option id='x6iPXk'><table id='x6iPXk'><blockquote id='x6iPXk'><tbody id='x6iPXk'></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x6iPXk'></u><kbd id='x6iPXk'><kbd id='x6iPXk'></kbd></kbd>

    <code id='x6iPXk'><strong id='x6iPXk'></strong></code>

    <fieldset id='x6iPXk'></fieldset>
          <span id='x6iPXk'></span>

              <ins id='x6iPXk'></ins>
              <acronym id='x6iPXk'><em id='x6iPXk'></em><td id='x6iPXk'><div id='x6iPXk'></div></td></acronym><address id='x6iPXk'><big id='x6iPXk'><big id='x6iPXk'></big><legend id='x6iPXk'></legend></big></address>

              <i id='x6iPXk'><div id='x6iPXk'><ins id='x6iPXk'></ins></div></i>
              <i id='x6iPXk'></i>
            1. <dl id='x6iPXk'></dl>
              1. <blockquote id='x6iPXk'><q id='x6iPXk'><noscript id='x6iPXk'></noscript><dt id='x6iPXk'></dt></q></blockquote><noframes id='x6iPXk'><i id='x6iPXk'></i>

                中国农业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农业大学 > 新闻公告 >

                国奖青年 | 周子琦:勤思善学,学以致用

                2020-12-03 0 新闻公告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编者按】今年,191名研究生荣获我校最高荣誉的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为展现国奖青年风采,发挥榜样引领ω 作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联合新闻中心特别推出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专题报道,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学习、科研的主动性和创新争优的积极性,增强知农爱农意识,牢记强农○兴农责任担当,努力奋斗,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周子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19级硕士研究生,生物技术第一党支部党支书。曾获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硕士一等学业奖学金、硕士二等学业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等。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和《生物技术通报》分别发表了1篇论文。

                学海无涯,惟勤可渡

                本科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的她,作为北京市双培计划的第一批受益者,早在2015年就来到了农大。周子琦说这四年的联培▆时光把她留在这里,而公主楼的饭让她走进了食品学院。

                “我当初真的以为食品学院都是做饭的” 周子琦是这么解释的,“因为每次从三教经过,都能闻到蒸馒头的味道。”然而食品学院的魅力可不止于此。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与本科生完全不一样。初入实验室的她还是在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下找到了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功能核酸与生物磁学。于是她开□ 始了日复一日的、三点一线的、看起来很枯燥的研究生生活:6点50起床,8点到实验室,晚上10点回宿舍。她并不觉得辛苦,因为她认为每个研究生都是这样,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时间总是不够用。周子琦总想读更多的文献,从更多的角度看待问题,做更多的实验和尝试。她认为,能从新鲜的文献里汲取知识,并将它们消化吸收,最终成为自己认知的一部分。

                勤于思考,善于钻研

                2019年她在《生物技术通报》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这是一篇有关改造趋磁细菌和这些小家伙体内自发形成的磁小体的综述性文章。那时候她对生物矿化得到的磁小体非常感兴趣,还跑到生物学院找微生物系的老师求菌株,她曾立志要把磁小体放进模式生物大肠杆菌中来扩展磁小体的应用,但是学识的浅薄和技术的缺陷让她不得不暂停了这一小想法,最后她决定先踏下心来研究好人造磁珠。终于,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她开发了一款基于磁珠和功能核酸的超灵敏生物传感器,并有幸把这一成果发表在了《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

                在科研中,她认为“胡思乱想”给了她很大帮助:“我总是无法控制地在想事情,或者说是在思考,在联想,在做对比,比如我看到节能灯管我就想到了发光的功能核酸,看到小孩玩的磁画板就想到了奇怪的磁〇分离方式……还有一次我做实验的时候突发奇想把四氧化三铁颗粒跟感受态的大肠杆菌放在一起孵育,没想到最后结果非常有意思,这促使我萌生了生物磁化的想法。胡思乱想的好处是老有新的idea。”

                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如何面对科研瓶颈?周子琦说除了必备的自我打气,她会选择先去干点别的,“不如跳舞!”本科的时候,她没勇气加入IDK街舞社,研一入社就是为了放松身心,但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不仅在IDK放松了心情,锻炼了胆量,提高了舞技,还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师弟师妹。

                “对于解不开的问题,有爱好真的很重要!”所以周子琦有很多喜欢做的事情。

                比如她很喜欢科普。她对科普的兴趣来源于自己的本科专业——转基因生物技术,大众对转基因技术和产品质疑声非常大。“如果我们只是做,不向大众认真科普,任何事物都是没有可能被接受的,甚至是没有办法发展和进步的。”这是她对于科普的态度,所以她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将她所学的知识转化成了一篇篇≡科普短文,最近撰写的一篇还被刊登在了光明网上。

                周子琦也很喜欢画画:“我唯一的美术功底就是初中美术专业留给我的,我一直有随笔画画的习惯。年初疫情窝在家里就给▲别人画头像练技术,后来连文章的原理图和概述图都是自己画的。”

                周子琦很感谢在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深造,给她提供证明自己的机会,也很感谢一直关照自己的导师和同学,很感谢家人和男朋友的陪伴。“我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弥补↑和成长,希望有一天变得足够强大,向包容我、鼓励我的大家作出小小的回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二九年华大学门户 » 国奖青年 | 周子琦:勤思善学,学以致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