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标题10

  • <tr id='F9lhKI'><strong id='F9lhKI'></strong><small id='F9lhKI'></small><button id='F9lhKI'></button><li id='F9lhKI'><noscript id='F9lhKI'><big id='F9lhKI'></big><dt id='F9lhKI'></dt></noscript></li></tr><ol id='F9lhKI'><option id='F9lhKI'><table id='F9lhKI'><blockquote id='F9lhKI'><tbody id='F9lhKI'></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F9lhKI'></u><kbd id='F9lhKI'><kbd id='F9lhKI'></kbd></kbd>

    <code id='F9lhKI'><strong id='F9lhKI'></strong></code>

    <fieldset id='F9lhKI'></fieldset>
          <span id='F9lhKI'></span>

              <ins id='F9lhKI'></ins>
              <acronym id='F9lhKI'><em id='F9lhKI'></em><td id='F9lhKI'><div id='F9lhKI'></div></td></acronym><address id='F9lhKI'><big id='F9lhKI'><big id='F9lhKI'></big><legend id='F9lhKI'></legend></big></address>

              <i id='F9lhKI'><div id='F9lhKI'><ins id='F9lhKI'></ins></div></i>
              <i id='F9lhKI'></i>
            1. <dl id='F9lhKI'></dl>
              1. <blockquote id='F9lhKI'><q id='F9lhKI'><noscript id='F9lhKI'></noscript><dt id='F9lhKI'></dt></q></blockquote><noframes id='F9lhKI'><i id='F9lhKI'></i>

                华东师范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东师范大学 > 新闻公告 >

                我校岗拉梅朵藏文化社赴西藏日喀则支教

                2019-07-17 0 新闻公告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新闻网

                  在距离青藏高原4300多公里外的上海,有一朵雪莲花在悄然生长。从破土萌芽,到蓬勃盛放,它跨越万水千山,不变的是那份坚韧与纯净。这朵雪莲花(藏语为“岗拉梅朵”),是华东师大岗拉梅朵藏文化社。自2009年筹备成ξ立,她已经走过了十个春秋。

                  岗拉梅朵藏文化社在学ζ 生工作部领导和校团委指导下,以宣传西藏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各民族师生交流交往交融,助力西藏基础教育建设发展为宗旨。从2011年起,社团成员每年暑假都会奔赴西藏支教,开展以雪域高原铸师魂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岗拉梅朵藏文化社第九次赴西藏日喀则支教

                  今年7月,他们第九次踏上这片让他ζ 们魂牵梦绕、依依不舍的雪域高原,开启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本次支教地点就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日喀则市江孜县年堆乡小学和江热乡小学。

                初见:回首个人成长,感受藏地巨变

                  7月5日上午10点,日喀则江孜县』年堆乡小学广场上,与◥校长交接完支教物资后,岗拉梅朵藏文化社社长旦朗长舒一口气,筹备了将近一年的支教活动终于开始了。

                支教活动启动

                  旦朗的家乡正是江孜。他在这里出生、长大,如今又回到家乡支教,旦朗感慨万千,“看到他们,就像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只是,现在的条件︽比当年好了太多。”

                  当年是什么样的呢?旦朗回忆起自己的小学时光,每天中午,只能蹲在教室外面的空地吃午饭。而现在的孩子们,都坐在明亮整洁的食堂里,吃着美味的营养餐。

                  再看看教学楼,也是翻天覆地的全新模样「。旦朗内心涌起一∩阵骄傲,“孩子们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好,说明我的家乡也越来越好了啊。”于是,他格外用心地设计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班会。班会上,他带着孩子们学习国旗的含义,用图片讲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西藏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当提到火车的时候,他给孩子们讲自己到内▆地上学的故事,“五年前,火车还没有通到日喀则,要坐着大巴颠簸六个小时。如今拉日铁路开通,坐火车只要三个小时哦!”,生动的讲解,让孩子们从日常生活里真切感受到西藏的变化,祖国的富强。

                支教队员参观江孜历史文化陈列馆

                  令旦朗骄傲的,不只是家乡的发展。他带领支教队员们来到江孜历史文化陈列馆,一起回顾那段西藏同胞拼死抵抗英军侵略的英雄传奇。他动〓情地介绍,“现在这个时节的江孜,蓝天、白云、宗山古堡,黄色油菜花正盛开,碧绿的青稞抽着穗,一派宁静祥和富饶的景象,但110多年前,这里曾经战火纷飞。我们西藏同胞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和侵略者殊死搏斗,坚持了8个月之久。”

                支教队员参观江孜抗英纪念馆

                  在参观江孜历史文化陈列馆,一副名为《宗山决战》巨型油◆画吸引了同学,同学们驻足√良久。油画上,西藏先辈们与侵略者展开肉搏,此时山上已是弹尽粮绝,他们用自己的血肉身躯拼死抵抗。西藏先辈们捍卫祖国山河的不屈精神,深深地触动着同学们的心。参观完毕后,来自2017级思政专业的曲吉※说:“这次参观让我们重●温了江孜军民誓死抵抗侵略者进攻的光辉历史,让我意识到现在西藏的稳定发展来之不易,要居安思危,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提高素质,用实际行动来告慰先烈,传承爱国忠魂。”

                相知:当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我想做好一个老师。”提到自己为什么来西藏支教,来自云南的壮族女生卐农美仙的语气坚定ξ又干脆。于是,从历经层层选拔成为支教队员后,她就开始做各种准备,想把更多知识通过更有趣的方式教给孩子们。

                  可是刚到西藏,她就被高原反应打了个措手不及。已经是第九年到Ψ 西藏支教的带队老师江铁锋特别嘱咐她,来到高原,身体健康第一位,若有不适,可以先行“撤退”。这位性格顽◤强的姑娘,眼泪一下子就急出来,“我不想走。准备了那么久,我可以再坚持一下。”

                  在西藏同学的照顾下,渐渐地,经过几天的适应后,农美仙的高原反应减轻了许多,开始正常带班。她的坚⊙强和真情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支教结束◥时,她收到一个写满祝福的小本子。本子上,孩子们用彩笔写着:“您是我心里最好、最美的老师!我爱您!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您!”

                “当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真心是能够被感知的。”来自2018级法语专业的裴颖,在这次支教过程中,对老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一天,正准备回教室的她,看到班里的几个孩子正探头探脑,她疑惑地走进教室,悠扬的㊣歌声响起:“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孩子们动听的歌声中,裴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作为老师满满的成就感。“以前一直担忧自己没有当老师的才能,此刻他们的歌声是对我最好的鼓舞,我被他们的温暖和感动撞了个满怀。”

                  2017级地理专○业的王芝燕,一直随身携带着一个小本子,上面工工整整地誊写着所有孩子们的名字。她说:“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我希望能尽快地叫出所有学生的名字,尊重他们,做一名合格的老师!”五(1)班教语文的班主任正好出差,王芝燕和白玛央金主动承担起了语文老师的重↑任。刚到学校没有课本,她们就逐字逐句地把课文和需要注意的ζ词组抄写在自己的本子上。每一堂课,王芝燕都极其认真地备课,一丝不苟。她说,“支教队里藏族同学给了我很多帮助,汉藏一家亲,我也想以自己的方式回报他们。”

                  周末的晚上,学生陆续返校。一※场大雨让江热乡小学的校门口布满水坑。2018级的仁增曲扎不顾自♂己淋雨,把学生们一个一个背到教学楼,他说,“那一刻,觉得自己就像他们的家人一样。”支教伊始,仁增曲扎被分配到三(2)班,刚进班级,学生们眼中透露出坚毅的目光让他深深动容。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讲课。课堂上,他飞快的解题☆速度和独特的讲解思路让孩子们惊叹不已,茅塞顿开。可支教后期,由于班级分配问题,仁增曲扎不得不到换到另一个班级,三(2)班的孩子们围在他身边难过不已:“老师,你不要走好不好?”他像大哥哥一样温暖:“放心,就算再忙,我也会每天来看你们。”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支教队员2018级思政专业的次仁德吉的笔记本扉页上,一直写着这句话,作为这次支教队副队长感触更深,她说,“这正是我们努力在做的。”

                惜别:我们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支教队员现场教学

                  来到年堆乡小学的当天,2017级地理专业的普尺就被安排讲试卷。时间紧,任务重,于是普尺利∏用午休时间争分夺秒备课。“本来以为自己早已适应了汉语环境,用藏语讲起来会有点吃力,但一站上讲台,就迅速找回了小学老师用藏语教我的感觉。”

                  讲台上的她有一种独特的气场,能够牢牢抓住所有孩子的目光。一堂课下来㊣ ,普尺清晰易懂的讲解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坐在后面听课的班主任老师也露出赞许的微笑,由衷赞叹“这位小老师讲得真不错!”

                  支教结束时,普尺收到了孩子们写给她的信,笔触稚嫩又真挚:“我想和你●一样,将来做一名优秀的老师!”普尺顿〗时有些泪目,她知道这不是说╲说而已,她的身边就有不少同学就是怀抱着当老师的梦想走出西藏求学,如今又回来反哺西藏的基础教育。

                  2018级化学师范专业的尼玛曲宗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家乡是位于边境线上的一座小城,“是老师的启迪和关爱让我有机会到上海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在我心里播撒下了梦想的种子。所以我很早就下定决心也要成为一名老师。”这份决心最终化作了浓稠的责任@ 与爱。

                  在“我的理想”主题班会上,她用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孩子们踏实学习,学好专业技能和本领,长大建设家乡。讲到ξ 动情处,尼玛曲宗的眼睛湿润了,台下的孩子们也泪光闪烁。尼玛卐曲宗相信,当年种在她心里的那颗种子,如今也一定在孩子们心里种下。

                  支教期间,支教队一行还参观了江孜高中,向已经成为教师的学长学姐取经。接待支教队的是物理系2017届毕业生郑堆。在校时,他曾也是岗拉梅朵藏文化社的前社长,目前已是江孜高中理科教研组的组长和教工党支部书记。他说,短短一年时间,江孜高中的操场已经翻修一新,塑胶跑道浇筑完成,绿油油的草坪与白墙红檐的宗山城堡交相辉映。第二年来到这▓里,曾经参观过学校的带队老师李彦垒感慨地说道:“你们变化真大,发展真快!”同时,崭新的教工食堂,完善的职工宿舍,更让前来支教的同学体会到西藏对人才的优待。郑堆与支教队员们进行了交流,勉励支教队员们在学校一定利用现在大好机会,好好学习,将来回家乡发展西Ψ 藏的基础教育。

                  听完学长的介绍,2018级的德吉曲珍有了很深的触动:“我意识到在大学四年时光里,一定要学好自己的专业,充实自己的知识库,以便成为老师以后,更好地满足▅同学们的需要。” 

                  支教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即将面临离别。有的班级里,学生们每人准备了⊙一条哈达献给支教老师,当三十多条洁白的哈达被献上时,沉甸甸的不舍之情涌上心头。而这群年轻的老师也将带着孩子们的期冀与当地教师的鼓励踏上新的征程。

                  岗拉梅朵,它的血脉在西藏,盛开在『浦江,飘过∞了大半个中国,仍将继续传递知识与希望。

                  回程的汽车缓缓启动,队员们都会哼起那◥首歌:“岗拉梅朵/纯洁无瑕高高地盛开在雪山上/你是那样的圣洁/阳光雪水的滋润/历经风雨带给高原永远平安吉祥......”

                  

                图文|吉祥 江铁锋 来源|学生工作部 编辑|张晶晶 编审|郭文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二九年华大学门户 » 我校岗拉梅朵藏文化社赴西藏日喀则支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