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标题37

  • <tr id='KshTIa'><strong id='KshTIa'></strong><small id='KshTIa'></small><button id='KshTIa'></button><li id='KshTIa'><noscript id='KshTIa'><big id='KshTIa'></big><dt id='KshTIa'></dt></noscript></li></tr><ol id='KshTIa'><option id='KshTIa'><table id='KshTIa'><blockquote id='KshTIa'><tbody id='KshTIa'></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KshTIa'></u><kbd id='KshTIa'><kbd id='KshTIa'></kbd></kbd>

    <code id='KshTIa'><strong id='KshTIa'></strong></code>

    <fieldset id='KshTIa'></fieldset>
          <span id='KshTIa'></span>

              <ins id='KshTIa'></ins>
              <acronym id='KshTIa'><em id='KshTIa'></em><td id='KshTIa'><div id='KshTIa'></div></td></acronym><address id='KshTIa'><big id='KshTIa'><big id='KshTIa'></big><legend id='KshTIa'></legend></big></address>

              <i id='KshTIa'><div id='KshTIa'><ins id='KshTIa'></ins></div></i>
              <i id='KshTIa'></i>
            1. <dl id='KshTIa'></dl>
              1. <blockquote id='KshTIa'><q id='KshTIa'><noscript id='KshTIa'></noscript><dt id='KshTIa'></dt></q></blockquote><noframes id='KshTIa'><i id='KshTIa'></i>

                福州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福州大学 > 新闻公告 >

                化学学院林忠辉研究员团队以福大为唯一通∏讯单位在Nature子刊上Ψ发表DNA损伤修复分子机制研究成果

                2019-10-16 0 新闻公告 来源:福州大学新闻网

                新闻中心讯/10月14日,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林忠辉研究员研究团队在DNA损伤修复分子机制的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论文以“Structural Basis of Sequence-specific Holliday Junction Cleavage by MOC1”为题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上。

                生物体包括我们人类每天都会受到的紫外线辐射、自由基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诱变造成体内遗传物质DNA的损伤,即使没有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细胞自身』进行分裂时DNA的复制也会产生错误。而即便→如此,为什么绝大部分生物体仍然可以维持其基因组的稳定性而正▂常生存呢?研究发现,机体内拥有一套保卫系统能够时刻监视并修复着DNA。201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正是颁给了在分子层面上研究这种DNA修复机制的三位科学家。

                林忠辉研究员研究团队结合了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和大量的生化数据不仅在原子水平上㊣ 揭示了HJ解离酶——MOC1的催化机制,而且对RuvC家族悬而未决的底物特异性识别机制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更为重要的是▓,该研究针对关于核酸酶如何将DNA序列上的微小差异转化成为其催化活性上的巨大不同这一科学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双金属离子辅助的DNA序列特异选择性机制。

                Holliday junction(HJ)是英国分子生物学家Robin Holliday于1964年首次发现ζ ,是在DNA同源重组损伤修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十字叉状的DNA连接体,在噬菌体、细菌、真菌、植物乃至动物细胞中均存在。在DNA损伤◥修复完成后,HJ必须在HJ解离酶的作用下解∴离,从而促使两条同源DNA双链分开重新成为线性DNA。MOC1(monokaryotic chloroplast 1)是一个叶绿体特异的HJ解离酶。

                福州大╳学林忠辉研究员、黄明东教授和李金宇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生林华建、科研助理张丹萍和左柯为共同第一作者,其中林华建由林忠辉教授和黄明东教授共同指导。李金宇教授课题组完成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工作。袁彩副教授参与了晶体结构的修正工作。本研究得到了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专项经费资助。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SRF)BL17U1/BL18U1/BL19U1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论文链接:http://fmerc.fzu.edu.cn/html/zxdt/xwzx/2019/10/11/40cf7c0a-e3c3-442a-be42-4537276e7c54.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二九年华大学门户 » 化学学院林忠辉研究员团队以福大为唯一通讯单位在Nature子◣刊上发表DNA损伤修复分子机制研究成果

                相关推荐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