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标题1

  • <tr id='b5x78v'><strong id='b5x78v'></strong><small id='b5x78v'></small><button id='b5x78v'></button><li id='b5x78v'><noscript id='b5x78v'><big id='b5x78v'></big><dt id='b5x78v'></dt></noscript></li></tr><ol id='b5x78v'><option id='b5x78v'><table id='b5x78v'><blockquote id='b5x78v'><tbody id='b5x78v'></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b5x78v'></u><kbd id='b5x78v'><kbd id='b5x78v'></kbd></kbd>

    <code id='b5x78v'><strong id='b5x78v'></strong></code>

    <fieldset id='b5x78v'></fieldset>
          <span id='b5x78v'></span>

              <ins id='b5x78v'></ins>
              <acronym id='b5x78v'><em id='b5x78v'></em><td id='b5x78v'><div id='b5x78v'></div></td></acronym><address id='b5x78v'><big id='b5x78v'><big id='b5x78v'></big><legend id='b5x78v'></legend></big></address>

              <i id='b5x78v'><div id='b5x78v'><ins id='b5x78v'></ins></div></i>
              <i id='b5x78v'></i>
            1. <dl id='b5x78v'></dl>
              1. <blockquote id='b5x78v'><q id='b5x78v'><noscript id='b5x78v'></noscript><dt id='b5x78v'></dt></q></blockquote><noframes id='b5x78v'><i id='b5x78v'></i>

                北京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大学 > 新闻公告 >

                【我爱我师】谢昆青: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18-11-29 0 新闻公告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编者按:近日,2018年北京市师德榜样(先锋)推荐活动结果揭晓,经济学院孙祁祥、肿瘤医院遗传学研究室柯杨荣获北京市师德榜样荣誉称号,城市与环境学院韩茂莉、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谢昆青、历史学系邓小南、光华管理学院王立彦、基础医学院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马大龙、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系郝卫东、人民医院呼⊙吸科高占成、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敖英芳、附属小学段燕梅荣获北京市〖师德先锋荣誉称号。

                新闻网特推出《我爱我师》专题,分享他们坚守讲台、筑梦北大的故事,与〗读者一起感受他们牢记使命、坚定信念,师德为先、率先垂范,忠于职责、育人为本,追求真知、勤勉治学的精神风貌。

                人物简介:

                谢昆青,男,1957年4月出生,籍贯江苏∩省昆山市,群众,汉族,博士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智能科学系主任。2008年3月—2012年12月担任教育部电子信息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谢昆青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崇尚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热★爱教育事业,教龄25年。按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坚持做到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为人师表,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做好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自觉抵制错误思想、不良风气及不文明现象,以实ζ际行动为学生指引正确成长方向,积极增添社会正〓能量。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大局意识,与同事和睦相处,关系融洽。在教学一线、教学管理岗位承担重要工作,为教书育人↘工作做出重要奉献,成绩突出。

                ?

                2005年,谢昆青重访30年前插队的山沟

                谢昆青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主讲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〇培养学生信念,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合格的人才。他积极创新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完善育人▲理念和方式;注重以德施教,坚守职业规范、学术道德,积极认真地投入到课程建设中。面对信息学科变化更新快、参考资料少∑ 等挑战,谢昆青不断↙地把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在科研上的成就及时融入到教学内▃容的组织中,每年更新讲授内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在讲授过程中,谢昆青力求深入浅出、条理清楚,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深入剖析知识背后的原理@和思维过程,更强调▼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在观察现实世界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方面的训练;主张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都应该以德育为先,把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于专业教育之中。谢昆青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有机结合中华优秀文化和国学传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品位修㊣ 养;注重教学ξ 相长,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不断完善课程讲授的内容和方式。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肯定,评估成绩名列前茅, 2010年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

                谢昆青注重对学生的身心关怀,从理性关『怀上引导学生成长,对于新进大学的学生,深入调研了解新生由高中进入ω北大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引发的变化,归纳总结出他们在心态、生活、学习上可能感到不适:由原来鹤立鸡群到需要平视甚至仰视周围同学带来的心态变化;由家长和班主任监督到自主无约束的习惯变化;在学习方︼式上由应试训练到大学课堂的适应调整问题。

                竞赛选拔类学生因长期脱离课堂学习,在课业上会产生生疏不适。对此,谢昆青负责建立了大一导师制度,对他们进行针对性辅导,有效改善了学生入学学业成绩,促使新生过渡期更为平〓稳。谢昆青努力寻找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偏爱、不歧视任何学生,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主动关注、关心关注“问题学生”,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问题”。针对由于缺乏必要监管、行为散漫、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谢昆青通过聊天谈心、实时提醒、耐心帮助,主动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培育▅他们,帮助他们逐渐改掉坏习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谢昆青作为教师代表在信息学院2018年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言

                谢昆青带头担任了╱北大首届智能本科班主任,对全班34名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成长的方方面面悉心引导关怀。他与每个同学都不止一次进行交流谈话,掌握他们的特点和志向,不失时机地帮助克服他们的各种困难,使得34名同学全部顺利按期毕业,这在信息学院也是罕见的。学生们都能按各自心仪的志向发展,十年后已在各行成功立足。这些为后续的学→生培养工作树立了榜样,也使得北京大学智能学科受到更多关注,招生规模成倍增长。

                谢昆青积极探索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他通过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和科学研究的视野;不断深化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指导学生科研方面,他注重对学生寻找和发现问题能力的训练,将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实践紧密结合,使他们在科研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谢昆青遵〗循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使学↙生学会准确地运用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在所指导的博士生中,黄文灏和韩磊先后获北京大学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谢昆青担任智能科学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成员、基础教学和研究生教学负∏责成员以及教育部@教指委成员,在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投入大量精力。谢昆青与系领导班子同事达成共识,把学生成长和培养放在首位,工作重点也放在同学身上,提倡优秀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重视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关怀,主持建立教授担任班主任制度,密切师◣生关系,强化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更推动了学生教育管理与专业教育更好地结合。谢昆青认为,教务老师应当增强服务意识,他们是学生与学院和系】的最主要窗口,为同学做事↓不啻就是人生积德;教学老师除了需提高教学效果的能力外,还应把同学当做朋友∩和孩子,从教育者的角度而不是社会治安警察去看待他们的错误,及时发现苗头,尽量用“治病救人”的方式帮助纠改。谢昆青每年都放弃休息时々间,组织、参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北京大学开放日咨询活动,规∞划设计展板和宣传项目,接受考生及其家长的咨询,在引发考生和家长对信息科学技术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为他们建立对信息科学技术更为立体和全面的认识。

                信息学院智能〇科学系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谢昆青

                作为创办国◣内第一个智能科学本科教育的负责人,谢昆青积极推进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建设,不断改进和完善智能学科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强有力的教◇学队伍的建设。智能学科具有基础性强、学科交叉广、技术更迭快ㄨ、国际化程度高↑等特点,学科建设起点高,难度大。谢昆青适时提出了以课程建设带动学科体系的完善的思路,坚持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衡□ 量指标。他要求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反馈到教学之中,积极探索课程内容改革,不断扩充前沿性知△识,完善智能学科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在涉及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谢昆青先后组织相关教员进行讨论,组织开∩设了多门特色课程。另外,他鼓励学生在分流♀后,尽早进入研究组开●展科研实践。课程体系与∑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学生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成立时间短(2002年),教师大多缺乏本科教学经验。为此,谢昆青除了定期请学院其他系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名师传授帮带外,还经常¤听取学生反馈,及时改进教学质量和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培养教@学骨干,迅速建立起一支教学队伍。在第一个培养周期完成后,教学效果得到广泛认可。2007年他主持了智能学科的国家一类特色专业,2008年,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分别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称号。

                谢昆青访问以色列特拉维夫①大学,与对方信息学院院长交流

                平等友善,团结同事,甘为人梯——谢昆青为本单位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不懈努力。他平时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主≡动关心同事们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在工作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尤其关♀心年轻教员的成长和发展,经常与年轻同事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做好他们的铺路石,体现出较强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协作精神。

                谢昆青Ψ积极促进智能科学专业在全国的推广,努力帮助其他新办智能学科专◥业的学校,为其传授经≡验。2016和2017年,谢昆青分别赴西藏∴大学和大理学院交流,把北大在智能科学专业的教育理念、教学心得、学生引导经验体会传播到更广泛区域,共同促进智能学科的发展,也为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的设立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5年主要㊣荣誉:

                2013年7月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5年9月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7年9月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7年9月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

                专题链接:“四有”好教师 “四个引路人”

                编辑:山石

                责编:白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二九年华大学门户 » 【我爱我师】谢昆青: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相关推荐

                标签